《吾国与吾民》读书会p2

《吾国与吾民》读书会p2

很小的时候,我爸我妈就跟我说,之所以起这个名字,是因为当时有一档节目叫语林趣话,当时小两口都喜欢看,感觉当时他们也颇为大胆,毕竟直接把节目的名字拿了过来,如果中意的是《奇葩说》,我岂不是成了陈奇葩了(小声)。
再就是参考了活跃于20世纪初的林语堂(说实话这三个字,比起语林趣味,更像是一档节目),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啊,发明过汉字打字机,也有人写他的传记,还写过苏东坡传,哈哈,还听说过他关于音译“幽默”二字的小故事。近日这本《吾国与吾民》便是出自先生之笔。

文化的稳定性

林语堂认为的,中华民族稳定的重要因素:

  • 家族制度
  • 阶层流动
  • 以及它们所导致的田园理想

中国人的性格

Mellowness
形成原因:

  • 中国社会轻视,甚至鄙视“年轻人的热情”。很早便重视责任和理性选择。

patience
indifference
old roguery

中国人思维方式

中西方对于“学者”的态度不同
中国人更敬重日常生活中的智者,用体验而不是理论来学习(孔子及其学生)。

综合,具体,感性,依赖直觉的思维方式(啊,Ni人感到了慰藉)
过去的中国人缺乏一些抽象“分析能力”
依赖经验来解决问题。

  • 会心于忘言之境
  •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
  • 道即真理,不知其然谓之道

理想人物

出自林语堂《生活的艺术》

是一个对人生有一种建于明慧悟性上的达观者。
这种达观产生宽宏的怀抱, 能使人带着温和的讥评心里度过一生,丢开功名利禄,乐天知命地过生活。
这种达观也产生了自由意识,放荡不羁的爱好,傲骨和漠然的态度。
一个人有了这种自由的意识以及冷漠的态度,才能深切热烈地享受快乐的人生。

在《吾国与吾民》的最后,秋的精神

我们现在正处于民族的秋天。
在我们的生活中,无论国家还是个人,我们生命都被初秋的精神所弥漫,其中绿色和金色混合,悲伤和喜悦混合,希望和回忆混合。
在这个时刻,春天的纯真成为记忆,夏天的繁荣如同逝去的歌曲,只在空气中留下微弱的回声。
当我们展望生活时,我们的问题不在于如何成长,而在于如何真正地生活。
不在于如何奋斗和劳动,而在于如何享受我们拥有的宝贵时刻。
而在于如何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做好准备。
我们有一种感觉,一种以及达到了某个目标的感觉,一种安定下来,并找到了我们想要的东西的感觉,我们有一种已经取得了成就的感觉,虽然当下可能和我们过去的繁荣相比微不足道,但我们仍将有所成就。
就像秋天的森林,虽然失去了属于夏的繁茂,但仍然保留了这份树林原本的荣光,并将一直闪耀下去。
春天很有生机,但过于稚嫩;夏天万物繁茂,但却过于骄矜;
所以我最喜欢秋天,因为它有金黄的叶子,有圆润的格调和斑斓的色彩,它略带悲伤和死亡的预感。
它的金黄的浓郁不是属于春天的天真,也不是发自夏天的力量,而是接近高迈之年的柔和与善良。
它知道生命的有限,但却也因此而感到满足。
在秋天,清晨的山风吹过,把颤抖的树叶欢快地舞到地上,你不知道那落叶的歌声是欢笑的歌声还是别离的歌声,但这正是初秋精神的歌声。
它平静,智慧,成熟,他会用微笑面对伤感的景象,会赞许眼前那青春焕发的清新凉爽的空气,即使中国人本来就应该配得这些。

Author

Chen Yulin

Posted on

2024-04-10

Updated on

2024-05-15

Licensed under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