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客两周年,带来了什么?

前言

根据github托管仓库的提交记录,我的这个博客网建于2022/4/10,倒也是马上就要了两周年了,去年这会很忙,倒是没想到做一个一周年回顾,这次就一起补上吧。
近日小小燃起了一下修缮博客的激情,比如加了桌宠,播放器,亚克力风格的卡片,圆角,目录卡片之类的。也奇怪,似乎我就是非常热衷于做这些很游离的事情,做了,会花很多时间,不做也不会怎么样。想说自己还是有颗匠人/艺术家的心,还是很痴迷于这种永远在路上的项目的。做这些可爱的,美美的东西,真的很治愈啊。很多项目,很多科研,换个人,一样做,但博客,模组,辩论这些东西才是真正反映我们内核的东西。

小小的回顾

我对于hexo的初识源于我的室友,他当时先入了hexo的坑,然后和我说,hexo好啊,拿来写博客针不戳。
不得不说,虽然hexo的架构非常简洁高效,但原landscope主题实在是太丑了,丑到让人感觉是原始人刚驯服互联网时捣鼓出来的东西。
于是乎在建站的第一天,我就踏上了主题,美化的不归路。那几天就真的也没干别的事情,就是不停地在github上找合眼缘的主题,然后磕磕绊绊地替换,部署,再更改主题内容,最终选了一个icarus的魔改版,当时真的觉得圆满啦!
现在想起来当时真的啥也不懂,安装个npm的包都能耗这么长时间(毕竟当时专业完全没接触网页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啦),明明这些事情半个小时就能搞定。也庆幸自己当年的初生牛犊,今天的自己做这些事情从容了很多。不过自己当时好像github都不咋会用,这有点不应该呀。

之后就主要在vim里面写写markdown博客,但也没有坚持多久,可能就陆陆续续发了几篇技术文档,就把hexo冷落了。

再往后主要就是用obsidian记录技术文档了,因为写起来很方便,所以记录了很多东西,但obsidian是一个本地的文档管理系统,没有部署网页的功能。我考虑到hexo和obsidian使用的都是markdown文档,于是决定写一个文档迁移的脚本,一口气把obsidian下几十篇文档全搬到了网页上。于是工作流就变成了,在obsidian里快乐写文档,写完之后到hexo下一键deploy,网站上就有最新的文档了,真的很舒服。

再之后也看到了别的学长姐的博客,意识到原来还可以记这么多其他东西,和我很不一样。

再往后就遇到了那个她,开始在博客上记录自己那股悸动的感觉,因为这种感觉不记录下来的话,就会溺死在往后的岁月里。当时真的从未想过我们会在一起,我感觉就是一个很特别的我喜欢的女孩子,她肯定有很多爱她的人并不渴求我的爱,毕竟牡丹这么多年了,这恋爱观念的惯性可不小。后来,她也看到了这篇博客,就这样,双向奔赴的我们以这种非常浪漫的方式在一起了。从此博客对我的意义,已经不再是可有可无了,是我的生活了。

近日,整理了一下项目结构,在笔记本上也成功部署了博客网,自此,博客网不再是台式机wsl上的孤品了,我终于有自信在任意电脑上部署网站环境。

没有带来什么

首先,维护本站并没有让我懂得互联网技能,我并没有学会如何布局网页,写css,写js,做前端,后端,网络通讯。首先hexo是一个静态网页,也就是说不涉及后端服务器内容,前端的显示又是由hexo及对应主题负责的,对此我并未过多涉足。我本来更感兴趣的确实是后端内容,但主要是自己也没有组服务器,也没闲钱去租服务器,所以只能暂且罢休。不可否认拥有自己的,前后端齐备的非静态网站是很酷的,心向往之。

我也没有变成技术博客的大佬,我敢说,除了我自己,没有谁能跟着我的技术博客真正做好一个项目。总之我写的不是教程,更像是自己的踩坑记录,但在很多时候这些都很有用(对于我自己)。

带来了什么

熟练辗转于某hub捻取众长,看文档的本事大概是在搭建博客的时候(还有就是整nvim的时候)练起来的,真正把某hub当做了自己的精神故土。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,把代码放在互联网上交流协作的人,世界如果少了这个开源社区,那将会是多么闭塞。让我想起来了刘慈欣在《三体》中描绘的,从四维空泡返回三维世界的描述。

在后期,在尝试在博客中记录很多很多非技术的内容,感觉博客里的空气都变得很快活啦哈哈,也是这个时候,真正把这里当成了家,不再只是技术的展牌,同时也是我情感的归宿。懂得了通过记录的方式解决自己的内耗,慢慢地就能够抓住体内游离的情绪,凝练再落笔为文,也很开心自己有了忠实的读者,虽然就一位,但她的意义太特殊了(后面再提吧)。也是这个时候有了读者思维,慢慢的就觉得,用对话的方式展开博客也很有意思。

其实还有很多能说的,比如固化了我使用markdown的偏好等等,但最重要的是,填坑为坦途,这段经历会成为永远的回忆,并指导我在今后的各种或大或小的项目中告诉自己,轻舟总会过万重山的。最后,愿所有的漂流瓶都不会被辜负,海波微兴,浮沉着说不清道不完的宝藏。

Author

Chen Yulin

Posted on

2024-04-05

Updated on

2024-04-06

Licensed under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