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ustomize hexo Icarus
人间一趟,心无挂碍vs心有所属更值得
如果你知道别人的死亡时间,你会告诉ta吗

如果你知道别人的死亡时间,你会告诉ta吗

正方主要的点

  • 可以让别人提前做人生规划
  • 实现梦想
  • 有计划地走向死亡总比未知要好
  • 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,社会各环节的衔接更加流畅,社会效率的提升
  • 告诉他会改变死亡进行的方向和方式,他的人生可能会和现在不一样。
  • 自己设计一个结局,敢于去面对死亡。
  • 我的死期属于我,你没有权利隐瞒。
  • 坏消息去看到它、面对它、谈论它,才可能去对抗它。
  • 告别亲人

反方主要的点

  • 不接受宿命论
  • 不提死亡,享受过程
  • 没必要
  • 死亡其实是他人的恐惧
  • 说不出口
  • 我不想说
自动驾驶遇到危险时,乘客保护优先vs行人保护优先

自动驾驶遇到危险时,乘客保护优先vs行人保护优先

ROUND 1

看来双方的定义都是落在了自动驾驶算法上,而不是硬件结构

正方

行人并不更脆弱
社会总体风险降低,提高社会效益
购买意愿更高,推广更顺利
交通事故中乘客通常是主要责任人
通常找不到真正的规避行人的方式

优先保护就是无限制保护

反方

无人汽车现状:发展不完全,车企
不能惟社会效益论
保护乘客优先,有违道德观正义观

行人在无人驾驶中,承担了风险,乘客承担了利好

对于乘客的保护已经非常完善了。

ROUND 2

正方

立论:

  • 增加消费意愿
  • 行人行为具有随机性,技术上难以做到,成功率不高,且躲避的决策会带来其他危险情况,低性价比。
  • 在乘客不参与驾驶的情况下,过错方大概率是行人

质询:

推广不利
政府凭什么推行该政策

对辩

更好的保护
哪怕责任在行人,也保护行人吗

申论

同我下面第二点反驳
偏袒行人会波及其他无辜者

三辩质询

乘客并非一定安全
路权受到侵犯,应该和有车时代比,在无人驾驶还没出现的时候。

质询总结

避免行人更加肆无忌惮
优先保护行人只会两败俱伤
舆论可以引导

自由辩

乘客并不是司机,不存在犯错的可能

反方

质询:

市场决定风险的承担?对于消费意愿的质疑

立论:

在政策制定方面

  • 行人在交通中的保护措施更少,乘客不容易受到伤害
  • 行人天然路权弱势

对辩

自由市场有多自由,干预力度多大

申论

行人犯错比例少(真想吐槽,这个数据又没说是机动车和行人之间的比例,也会是机动车vs机动车,机动车vs非机动车呀)
行人很多时候没办法(路权弱势,应该改变的不是机动车,而是道路规划和基础设施)

三辩质询

乘客不死行人死不符合整体利益

质询总结

自由辩

小小的吐槽,60kph以上的路段哪里来的行人

心无挂碍vs心有所属-辩论材料
优雅的辩论-读书笔记

优雅的辩论-读书笔记

近期正在阅读《优雅地辩论:关于15个社会热点问题的激辩》by 布鲁斯·N·沃勒
故以此博客记录一些我认为有指导意义的内容。

为什么有些处理伦理问题的方法用处不大

利己主义

如果心理利己主义者坚持认为,根据自私的一个特殊定义,为了实现自我的满足是一种自私的行为,那么对于这一断言最有效的挑战则是以下这个问题:你们(心里利己主义者)将如何界定真正无私的行为呢?

如果做出世界上所有人都是自私的断言,那么这是一个在定义上为真的空洞说法,脱离了实际的意义。

所有伦理问题都有正确的解决方案吗

理性方面:

康德提出的原则如下:永远按照你认为可以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。也就是说,你的行为方式可以要求每个人都按照你的方式来行事,你的行为可以确立为每个人都会遵守的普遍规律。

情感方面:

亚当斯密建议,当你试图要判定何种行为正确时候,问问自己如果你看到有人对他人实施你正在考虑的行为时,你会有何反应;也就是说,从一个公正的观察者的视角来分析自己,看看什么情绪会被激起。

风雨中抱紧温暖

潮汐锁定

Here's something encrypted, password is required to continue reading.
Read more

2023 Review

点开了好多好多软件的年度报告。惊讶于原来今年是从那个时间点开始的,原来今年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。

代码

2023:1054 contributions on github

给现代空战模组进行了阶段性的收尾,工坊订阅人数到达了17k,有很多老外和群外的玩家都非常感兴趣,工坊首页中包含这个mod的载具也越来越多了,很高兴给这么多玩家的飞行载具注入了灵魂。

因为我原本是做木船出身,自然而然得就想着做一个适配二战海战的模组,事实上过程也非常顺利,将整个系统做得非常简明,用过都说好!但由于木船本身就是一个很小的圈子,所以订阅人数不多,刚到1k6。之后又爆肝加上了航母,舰载机系统,至此包含了二战海战中绝大部分的元素。

连续开发完两个mod也意识到玩家往往都会有个性需求,沙盒玩家更是如此,再加上我认为这两个mod有些地方存在共性,所以准备再开一个新坑,往游戏中加入数电的特色,玩家可以通过自己搭配原件来实现自己想要的效果,这样一来,海陆空现代战争的需求就都可以被满足。目前该mod仍然处于起步阶段。

科研

科研,也就那样啦,没发表什么paper,苦力活倒是干了不少。在电院的智能车实验室打杂,从零开发驾驶仿真平台,毕老师手下给ipp复现论文改代码,管理两个机器人小组的项目进度…希望明年能有意思一点(求师兄们捞捞啊)?不过虽说是打杂,倒也是积累了不少经验,譬如很多github的PR,ISSUE的开发习惯都是在电院的组里习得的,再就是也知道了骨骼模型的RNN是怎么一回事,啥是transformer。比起大一大二自己埋头做项目能习得的专项性知识更深入。大概也算是知道了当码仔大概是个什么样的生活(虽然从之前大二实习经历已经可见一斑)。写代码满足别人的需求有时候真的很无语,肯定给自己的idea写代码更有意思。

保研

保研确实是件头痛的事情,说实话我本来对此也没什么紧迫感,毕竟此前的政策一直是过GPA过3.0,保本院在名额上就不会有问题。然后就把被告知今年保研名额对于排名有要求,索性距离不大,努力一下。卷了一个学期成功加了0.15个绩点,保险起见还让毕老师写了一个reference(虽然感觉金力的推荐信也有点像reference)。历经两次meeting,两次小笔试,毕老师给了我一个研究生名额,他可能比较看重我之前做机器人的经验和自学这块的能力,可能还有这股愣头青的冲劲。参加完夏令营之后,就成了毕老师的硕士,他说是会按照博士的标准培养我,但其实我对于他手下硕博培养之间的区别也不慎了解。不过终归是求仁得仁。

恋爱

之前感觉我就是恋爱绝缘体,我知道,智者不入爱河。但就是突然看到永夜的天穹被阳光肆意地撕开了一角,而我也对那缕亮色,着迷了。在遇到gxy前我认为我不是一个会一见钟情的人,但显然我错得离谱。和她的第一次见面,我不敢看她,也不敢和她过多交流,但和她第二次见面的那个下午,基本就奠定,我已经在这场游戏中成为了猎物。我们发展地很快,我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这位向我敞开心扉的女孩,并确定了关系,我爱她的不屈,爱她有我没有的东西,爱她对我的包容,也爱上了这种被她喜欢,被她关心,被她倾听的感觉,这是我一直缺少的,但却又一直没意识到的东西。我意识到我已经回不去之前那种虚幻的,自给自足,“我就是我世界里的王”的心境了。恋爱如泡沫般易碎,美梦也会有梦醒的那一天,到时候我又应该如何自处。解决方案很简单,那就是一直一直和她在一起,但谈恋爱本身又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,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。gxy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女孩,但我真的很担心她某一天突然发觉我不是她在感情上需要的那个人,在太多太多事情上我没法给她足够的支持,在太多太多事情上我笨拙到令人发指。这就是一个我这个小男孩在初恋第73天心里会有的迷茫。

最最最最最喜欢gxy啦